您的位置: 首页> 信息中心> 绿色城镇>

绿色城镇

国外特色小镇优秀案例

时间:2017-06-20阅读次数:
特色小镇的灵感来自于国外的特色小镇,如美国格林威治对冲基金小镇、丹麦卡伦堡——工业共生的生态之城等,产业富有特色,生态充满魅力,为地区的发展建设开辟了一条新的方向。我们不妨先看两个优秀的国外案例: 国外特色小镇 1、美国格林威治:对冲基金小镇 格林威治是美国康涅狄格州的一个面积只有174平方公里的小镇,目前集中了500多家对冲基金,其中桥水一家公司就掌管着1500亿美元的规模。格林威治依托的是财富管理中心纽约曼哈顿,它距离曼哈顿约50公里,拥有较大的税收优惠,吸引了大量华尔街精英前来定居。 格林威治经过几十年的自然发展形成了目前的规模,可以说是自发形成的,但是也有政府的因素在里面。由于格林威治的税收特别优惠,因此吸引了很多对冲基金在那里落户。 基础设施上,对冲基金基地的生活配套设施非常重要,因为交易员压力非常大。所以对冲基金园区一定要有娱乐设施、健康健身设施,同时最好有心理诊所,对冲基金基地建起来会带动很多相关的企业和事业。 2、丹麦卡伦堡:工业共生的生态之城 丹麦卡伦堡市正是企业共生与循环经济的体现,卡伦堡创造出产业共生模式,你的废物是我的原料概念,证明跨产业的资源循环利用并非梦想。 据了解,目前在卡伦堡工业共生体系中主要有四家企业:丹麦最大的火力发电厂阿斯耐斯瓦尔盖发电厂、丹麦最大的炼油厂斯塔朵尔炼油厂、丹麦最大的生物工程公司挪伏·挪尔迪斯克公司、瑞典企业吉普洛克石膏材料公司。卡伦堡市政府及工业园区内的硫酸厂、水泥厂、农场等企业也参与了该共生体系的运行。 要探求卡伦堡小镇的发展动力,可以看出,第一个驱动力来自于政策机制;第二个驱动力来自于企业经济效益和长期发展;第三个驱动力来自于企业的生态道德和社会责任。同时,丹麦卡伦堡还积极打造绿色宜居环境,引导地区居民健康的生活方式,形成绿色生产和生活方式的良性循环。 卡伦堡16个废料交换工程总投资为6000万美元,而由此产生的效益每年超过1000万美元,取得了巨大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专家建议 多渠道破解融资难 特色小镇建设具有投资大、周期长的特点,纯市场化运作难度大,业内专家普遍认为,需打通政府资金、社会资本和金融机构三方融资渠道,通过吸引多元化投资主体,并让其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来破解特色小镇建设的“融资难”问题。 特色小镇应避免“不特” 特色小镇的概念火热后,有些地方依靠政府部门打造“政绩小镇”;有些特色小镇建设成为房地产商制造新库存的新手段,“房地产化”明显;还有些地方重“形”轻“魂”,特色小镇特色不足。专家提醒,对特色小镇“不特”现象应提高警惕,谨防异化。必须遵循规律,有重点、有特色地发展,不能一哄而上。应该发挥市场主体作用,政府应做好支持和引导,不可大包大揽,更不可越俎代庖。 综合:《经济参考报》、《经济参考报》、乡村与城镇建设、赢城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