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中心
绿色城镇
无中生有”创IP·“四有战略”搞小镇
时间:2017-06-20阅读次数:
在小镇总体定位之下,围绕小镇的特色产业,构建小镇的产业体系,是保证特色小镇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力量。按构建基础来源不同,我们将特色小镇产业体系分为两类,一类是依托当地资源的内生式产业体系;另一类是无中生有的导入式产业体系。由于在项目地缺乏相关资源能力基础,无中生有的导入式产业体系构建方式对小镇的选址要求更为苛刻,区位、交通、环境、市场、人才、技术、资本等一系列因素都可能影响到特色小镇的发展。而从主题资源自身看,一是考虑概念的延展性,是否能够支撑起一个小镇的产业体量;二是与当地产业的结合,是否能通过资源导入推动当地产业的创新和升级。
无中生有的导入式产业体系主要包括:IP移植类、技术创新类和产业拓展类。
1、IP移植类。此类资源包括会议、会展、影视作品等形式,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较强的影响力和较高的品牌知名度,但如不深入挖掘,很难形成支撑一个特色小镇的产业体系。例如正在建设中的某论坛永久会址项目,在丰富原有会议会展的基础上,借助强势资源延伸到培训、研究、咨询、旅游等领域,形成完整的“主题+”产业体系,方能够支撑起特色小镇的未来产业发展。
2、技术创新类。此类资源包括各大科研机构、投资机构、高校、企业的产业创新项目,项目研发到一定阶段,需要进行产业化的转化,以此为核心构建产业体系。例如中西部某人工智能特色小镇,以该领域院士带头人的实验室为核心,以资本为纽带,以产业龙头为主体,以特色小镇为载体,形成了以研发和转化为核心功能的特色小镇产业体系。
3、产业拓展类。此类资源主要是行业龙头企业的全国布局或某些大型企业的产业转移项目,出于发展的需要在项目地建设特色小镇。此类项目自带产业光环,某些大型项目自身即能构建一个较为完整的特色小镇产业体系,其核心是考虑如何能通过特色小镇建设形成更好的产业发展平台。
做到“四有”,特色小镇才会赢得未来 一有:具有强大的反磁力功能。目前中国由于区域收入差距越大,低收入地区人口向高收入地区流动的现象非常明显,每年的春运就可以看出。农村人想进城,内陆地区人口涌向沿海发达地区聚集。特别是在欠发达的地区,如果没有任何基础支撑,特色小镇是很难引入产业资源。同样,在城市圈内的特色小镇,要想主动吸引并承接高端产业和高端人群,没有强大的反磁力功能也是很难成功的。
二有:具有强劲的产业动力。特色小镇的关键动力还在产业,没有强有力的产业就带不来就业和税收,也没有持久的发展动力。现在有很多人看到国外的小镇非常成功,环境非常优美,就纷纷照搬照抄,以为能原汁原味复制一个风情小镇自然能够收到追捧。殊不知国外很多小镇美丽的外表下,真正决定其生命力的是背后的强大的产业动力。如英国sinfin小镇,真正决定其生命力的不是优美的环境和舒适的低密度住宅区,而是因为这里是世界著名的航空发动机公司罗尔斯罗伊斯总部所在地。
三有:具有坚实的在地产业与当地资源基础。特色小镇并不是平地起高楼,也罕见有飞地型的小镇能够有持久生命力的。真正成功的特色小镇,几乎都是具有坚实的在地产业支撑或坚实的当地资源基础的。像被称为香水产业小镇的法国格拉斯,从16世纪起就从事花卉种植业和香水制造,有大量世代从事香水产业的技师以及相关的产业基础。
四有:具有鲜明的主题与独特的文化魅力。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特色小镇光具有内在的发展动力还不够,还要有独特的魅力和鲜明的主题,才能有更强的吸引力。在这方面,一是要有文化生命力,为原有的小镇赋予文化的主题与灵魂。如日本的柯南已经从一个动漫小镇上升到一种文化创意产业的高度,并慢慢固化为一种日本元素和文化载体,其影响力就远远不局限于小镇本身了,提高知名度的同时,大大拓展的产业辐射的边界。二是要有旅游的辐射力。旅游是特色小镇的外来驱动力,通过调动游客积极型,吸引更大的消费力,让特色小镇更具有生命力。三还要有生活吸引力,因为任何一个特色小镇的主题都是人,人最终需要的是一个优质的生活平台。因此,宜居氛围对特色小镇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