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中心
设计制造
造船业低谷中,邮轮建造成亮点,第一艘“中国造”邮轮将于2023年交船
时间:2017-11-21阅读次数:
来源:上观新闻作者:李蕾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栏目主编:刘锟 图片编辑:邵竞
目前,国际船舶、海洋工程装备市场持续低迷,而亚洲旅游市场的飞速发展,豪华邮轮的建造将成为船舶工业的新亮点。

前,国际船舶、海洋工程装备市场持续低迷。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从8月31日召开的中国国际海事会展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亚洲旅游市场的飞速发展,豪华邮轮的建造将成为船舶工业转型发展的新亮点。
深度调整的船海工业
目前,国际船舶、海洋工程装备及相关行业市场持续低迷,接单难、交船更难,大多数船厂都面临订单短缺、资金短缺的两难局面。据克拉克森近期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7月底,全球造船业手持订单量总计为7469万CGT(修正总吨),较上月有所回落,全球造船业手持订单量已连续5个月徘徊在8000万CGT以下的水平。我国承接新船订单和手持订单两项重要指标继续大幅下跌,今年上半年两项指标同比下跌幅度均达到三成,形势不容乐观。同时,由于国际原油价格低位震荡,在海洋工程装备市场中,生产平台虽有所回升,但海洋工程装备项目交付仍旧低迷。
正因为这轮市场调整,新造船计划已更趋合理化,加之全球经济已呈现出较好的增长态势,贸易需求有所增加,航运市场复苏迹象较为明显,航运业的经济指标BDI指数(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经过多轮小幅增长,已超过1200点,随着航运旺季的来临,预计今年下半年BDI指数还将继续增长,航运业对这轮复苏抱有很大希望。但考虑到航运业对造船业影响的滞后效应,以及全球经济依然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船舶市场预计今年面临真正的低谷。
邮轮建造潜力巨大
在此大背景下,我国乃至全球船海工业在低迷市场下依然迎来新的发展。2017年以来,半潜船、化学品船、客滚轮、科考船等特种船舶产生了不少新订单,未来需求空间较大。成品油船、支线集装箱船和大型集装箱船等主力船型市场需求有所复苏。随着海洋渔业的发展和现代化改造,高端渔船和渔场也为造船业带来新的机遇。
同时,来自亚洲旅游市场的飞速发展,豪华邮轮已经成为船舶工业的新亮点。去年,中国邮轮乘客达到200万,占到全球总量的9%,据估计到2020年和2030年,中国的邮轮旅客将分别达到450万人次和1750万人次,成为全球最大的邮轮市场之一。未来15-20年,中国邮轮市场对豪华邮轮的年均需求在5艘左右。据国际邮轮协会预计,从2017年至2026年,全球邮轮建造业将根据需求建造97艘新邮轮,总投资约530亿美元。这个数字是10年前的两倍。
欧洲传统豪华邮轮建造企业的有限产能已无法承接如此庞大的潜在订单,这为中国自主发展邮轮制造业带来了机遇。据悉,“中国制造2025”规划将邮轮建造定位为需要重点突破的领域。令人鼓舞的是,中国建造的第一艘邮轮将于2023年交船,随后将在2024年至2028年期间,每年交付一艘邮轮。发展邮轮经济已经成为中国不少沿海城市的新规划,这将带动规模巨大的相关产业,市场潜力巨大。今年上半年,高端极地探险邮轮也迎来新的发展。